首页 > 村社简介
购物车
0

村社简介

石门山镇位于曲阜市境北部,原名董庄乡。辖35个行政村。镇政府驻中村,距市区中心14千米。京沪铁路京沪高铁104国道和G3京福高速公路过境。韦家墓群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。 近年来,镇党委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,立足实际、努力践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,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改革开放、艰苦创业,经济和社会事业长足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。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4000万元,财政收入600万元,农民人均收入3558元。全镇上下气正风顺、同心同德,呈现出历史上少有的大好局面,多次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嘉奖表扬,2003年被济宁市委授予“五好党委”光荣称号。

  • 中文名称

  • 石门山镇

  • 所属地区

  • 鲁H

  • 政府驻地

  • 董庄中村

  • 电话区号

  • 0537

  • 邮政区码

  • 273115

  • 面    积

  • 85平方千米

  • 人    口

  • 4.7万人

  • 方    言

  • 中原官话蔡鲁片

  • 气候条件

  • 暖温带季风气候

  • 车牌代码

  • 鲁H

目录

  1. 1 简介

  2. 2 地理

  3. 3 旅游

  4.  董大城古城

  5.  石门山风景区

  6.  全真观遗址

  7.  石门寺建筑群

  8.  石门画院

  9. 4 自然

  10. 5 经济

  11.  草莓基地

  12.  葡萄基地

  13.  板栗园

  14.  黄金梨

  15. 6 社会

  16. 7 科学

简介

编辑

石门山镇位于曲阜市境北部,北依泰山,东邻泗水,按照“观光农业主导型”乡镇的主体功能区定位,根据区位和地理环境,分为观光农业发展区、生态旅游观光区、工业经济发展区和农家乐休闲旅游区。 [1] 

1949年建董庄区,1958年设公社,1965年复称区,1976年复称公社,1984年改区,1986年改乡。1996年,面积85平方千米,人口4.7万人。2011年撤销董庄乡,设立石门山镇。

地理

编辑

370881110:~200 122南村 ~201 121中村 ~202 122北村 ~203 220杜村 ~204 220孔屯村 ~205 220翟屯村 ~206 122衡庙村 ~207 220韦寨村 ~208 220河东村 ~212 220朱家洼村 ~213 220东焦沟村 ~214 220西焦沟村 ~216 220郭沟村 ~220 220前夏村 ~221 220林程店村 ~223 220大庙村 ~226 220周家庄村 ~227 220石头河村 ~229 220董大城村 ~230 220屈村 ~231 220管村 ~232 220林洼村 ~233 220石泉庄村 ~235 220歇马亭村 ~236 220韦家楼村 ~238 220丁家庄村 ~240 220韦庄村 ~241 220河店村 ~242 220偏午庄村 ~245 220黄沟村 ~251 220杨家洼村 ~252 220朱黄庄村 ~253 220后夏村 ~254 220西庄村 ~255 220石门山庄村

旅游

编辑

境内尚有众多古遗存。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韦家林墓群,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屈家林遗址,曲阜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家村明代植桧柏树、东大岭化石遗址、坡里遗址、夏庄遗址、屈家村窑址、河夹店窑址、西庄石佛像、韦家庄祠堂、观音庙等。

董大城古城

遗址

位于曲阜城北15公里董大城村,周有一土城,传原有外大、内小两城,现存为小城。城呈长方形,东墙长292米,西墙282米,南墙426米,北墙432米,墙宽约10米,四面各开一门,城内面积约0.126平方公里。1980年济宁市文物普查队对其进行了调查和开方试掘。城下半部夯土层10~12厘米,夯窝直径4~5厘米,上部夯层14~16厘米,夯窝6~7厘米。距城基1米高处,横列一层圆木,木直径10~12厘米,木与木间隔50厘米左右。在城东北角还发掘出四具人体骨架,自城根基向上叠压排列,骨架间以大小不一的数块板瓦相隔。骨架东西向,仰身直肢,未发现随葬品,初判为筑城进行奠基礼时实行人祭的牺牲品。在城内外经常发掘出战国时期的三棱铜镞,宋代崇宁铜钱,1921年还曾出土铜鼎3件,1970年挖掘出窖藏蚁鼻钱19公斤。据其构筑方法、人祭坑及出土文物等初步判断,该古城垣系战国时期建造。

据文献推断,董大城古城为春秋鲁国“曲池”,汉高祖六年(前201年)封董渫为侯,国于此。唐末五代时,董氏在旧城上整修城寨,啸聚称王,故名董城寨。《续修曲阜县志》载:“鲁桓公十二年,会杞侯、莒子盟与曲池”。杜预注,“曲池鲁地,在曲阜县东北四十里,源于石门山。考石门山距城六十里,其水西南流二十里至董城寨,东南折入泗,故名曲池。此村与董家庄一带为春秋古城。清咸丰年间,捻军入曲阜,镇民朱云因故城遗址为土圩,以寓居民,捻军不敢近,即董城寨也“。《孔子故里史迹考略》载:“此地沿至汉代,为成县故城。汉高祖六年(前201年)封董渫为侯,国于此。”即《水经注》所指渫城。明代以来,附近林家洼、屈家村等百姓迁此居住,遂成村落,仍名董城寨。1985年济宁市将该城址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石门山风景区

位于曲阜城北22.5公里处。石门山原名龙门山,因峡谷两侧山峰对峙如石门,故名石门山。山上有卧虎顶、狼窝山、黄山、孤山、皮花顶等大小14个山头和胜涵峰、摩清峰、玉笋峰、翠屏峰、两月峰、虎峰、惟虎峰、镇虎峰、狂犬峰、望虎山、水雪涧、蟠龙洞、含珠台等24景。胜涵峰为全山主峰,海拔486米。峰顶原有泉,流入溪涧形成瀑布。

春秋末期,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后,曾宿于石门,今山中存有“子路寄宿处”等遗迹。唐代诗人李白、杜甫就曾结伴东游齐鲁,足迹踏遍石门山。杜甫曾作《题张氏隐居》《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》两首诗。李白曾作《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》诗。今山中有池台“杜甫、李白燕集处”遗址。唐“竹溪六逸”之一张叔明隐居遗址尚存。唐末黄巢揭竿起义,曾聚兵此山休整,今存有“黄巢插大纛处”遗址。

全真观遗址

北宋末年著名道士王嘉创立“全真教”,于峄山设道院,在龙门山立下院,名为“全真观”。明永乐年间改建为寺院,明景泰七年(1456年)重建时易名玉泉寺,习称石门寺。建有千佛殿、万仙楼、佛经阁、玉皇殿、牛马王殿、禅堂、鼓楼、钟楼、南天门、禅房、僧房、斋厅、土地祠、粮仓、伙房等80余间。鼎盛时寺僧增至百余人,是香火兴旺的禅宗胜地。后仅存石门、佛殿、后楼、正房等28间。山门在寺院西南,一石砌方台上建门房3间,阔5.7米,深10.4米。佛殿与南天门、东西厢房组成一个四合院。殿5间,阔10.12米,深5.2米。清初,孔尚任隐居期间曾募资重整寺容。寺前山路左侧立有孔尚任书写的《秋水亭记》碑。

清代初期,著名戏剧家孔尚任隐居并终老与此。在此写下了《石门山集》《募修五泉寺疏》《樵约》《秋水亭记》等名篇,并酝酿了名剧《桃花扇》。康熙二十一年(1684年),康熙皇帝来曲阜祭祀孔子,孔尚任被推荐为引驾官,并为皇帝讲经,深的康熙赏识,破格授为国子监博士。康熙四十年(1701年),孔尚任反映南明社会的名剧《桃花扇》上演后被罢官,毅然返回石门终其天年。

石门寺建筑群

1985年,“石门寺建筑群”被列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陆续维修寺院建筑40多间,复原建筑17座,恢复了千佛殿塑像,重建了孔尚任隐居的“孤云草堂”。石门山高峰遽涧,树木丛杂。各种树木多达33科,136种。1992年,石门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。

石门画院

石门画院1998年5月1日“石门画院”在石门山镇石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内成立。市文化局局长陈传平等负责人为画院剪彩。本市书画界著名人士杜平甫、翟胜礼、薛永清、孔庆金等登山祝贺并即兴挥毫泼墨为石门画院题词作画。石门画院是由石门山镇文化站站长翟福民牵头,吸收乡内部的民间书画爱好者自筹资金、自发组织成立的。其主要参与人员有河东村的陈明山、屈家村的孔庆贺、林程店村的姜志林等。画院的目的是借助于石门山优美的景色和名山名水的人文景观,引发和培养农村青少年的书画兴趣与技巧,为石门山旅游景区增添了一道文化风景线。

石门山镇人文荟萃,名胜众多。境内北高南低,多以山区丘陵为主,有省级文物景点3处,省市级文物景点13处。境内有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、曲阜远东大学、游园狩猎场、李白杜甫赋诗话别处、“桃花扇”作者孔尚任隐居的石门寺(石门山内)等旅游休闲的风景名胜。北部是国家级森林公园------石门山公园,西北部是风光秀丽的九仙山。清代剧作家孔尚任两次隐居石门山,在此著成《桃花扇》,至今有“孤云草堂”遗址,唐代大诗人李白、杜甫结伴东游至此,在山上吟诗作赋,写下了“何时石门路,重有今樽开”的名句。山上景点众多,环境幽雅。

自然

编辑

石门山镇交通便利,地理位置优越。石门山镇距东方圣城曲阜十公里,据五岳至尊泰山20公里,是黄金旅游线的必经之地。有京沪铁路、京沪高铁、104国道、京福高速公路贯穿南北;境内京福高速公路与104国道交叉处设有互通立交出口;地市级曲石公路、星吴公路和镇村公路连网,四通八达。“村村通柏油工程全面启动”。石门山镇物华天宝,资源丰富,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56种。境内有牛山流域的万亩板栗园,有苹果、桃、杏、核桃、梨、柿子等39个种类的干鲜果品经济林1.5万亩,水果年产量2700吨,形成了丰富的土特产。最著名的有历史上曾为贡品的韦楼香椿、中村风干香肠、丁庄的酒枣、冬桃,周庄柿饼、石门山庄的板栗、核桃,林洼葡萄等。其中,板栗已出口日本、韩国。因其品质优良,正被省部级专家鉴定命名。以葡萄、草莓等为主的经济田达1.6万亩,其中葡萄种植面积6000多亩。以104国道临近的林洼、屈村等村为主,葡萄连片发展2000余亩,建成中美合高科技葡萄示范园一处,占地100亩,培育发展国际葡萄新品种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具规模,形成了“北部山区板栗为主的万亩优质高效经济林”,“南部平原地块以葡萄、草莓、蔬菜、中药材为主的优质高效万亩经济田”。

境内水资源丰富,有大小河流10条,水库塘坝108座,渔业养殖面积3324亩。农林生产健康发展,灌溉系统配套完善。农产品主要有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花生、地瓜等20多种粮经作物;境内有林地108万亩,木材蓄积量4800立方米;矿产资源有石英石、耐火土、石膏、铁、铜等10余个品种